启 发 幼 儿 自 然 观 察 的 4 个 小 点 子
自然观察智能高的孩子,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强,以下4个小点子可以帮你培育家里的小小科学家。
1、水的游戏
水的混合:在水中加东西,看结果如何。有些物质水是无法溶解的,像沙子和叶子,有些是会溶解的,像糖和盐。水会蒸发:装三杯水,一杯放在太阳下,一杯放在阳台阴凉处,一杯放在室内并加盖比较观察其蒸发情况。水的味道:仔细感受一下,自来水、地下水、矿泉水其实都有不同的味道!和孩子一起喝水,问问孩子的感受。水流动的声音:和孩子一起开水龙头,水流量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2.海边的观察
夏天到海边和孩子一起观察海滩的景色吧!海滩上的贝壳和小石子、小巧的螃蟹、潮水的声音、远近海水的不同颜色……
3.植物栽培
和孩子一起种植盆景,定时和孩子观察植物的成长状况,也可以选株生命力强的植物让孩子照顾,并定期听听孩子的照顾心得。
4.自然科学读物
孩子喜欢大自然是本能,可为孩子选择说明浅显易懂的自然科学读物,是奠定孩子自然观察智能的重要配备。
曾 经 是 特 困 户 的 我 来 推 荐 几 种 “偏方”
这几天挺忙的,一直没能参与你们的讨论。不过我的脑子里尽想着这些事情,不写一点“偏方”看来是不行啦。
我也是那种特受不了“学困生”这样的字眼刺激的人。至于一个人生理上如果存在某种天生的缺陷,在语言能力或别的能力上有非常明显的问题,采用正常人的补救方法也无法补救,这种情况我承认是有的。但很罕见,如果确实属于这样的情形,需要治疗或者到特种学校进行特种教育。但绝大多数“学困生”的问题并非如此。我也做过老师,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的孩子至少无法“确诊”为生理意义上的“学困生”,我看他只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假如一定要认为是的话。
所谓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问题往往首先在标准上。社会给普通教育确定了一种通常的标准,比如一个人在五年级时,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个人就被定义为“困难”。根据这类标准,我在上高中之前,一直是体育方面的困难户,多项指标都远远低于标准,虽然我的长跑很优秀,锻炼很勤奋,足球踢得不错,象棋罕逢敌手,但一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体育特困户。直到高二时,随着发育成熟(比同龄人晚了许多),才渐渐恢复了自信,到大学时体育每个项目都是优秀。
我非常痛恨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概念。当我读到《窗边的小姑娘》(《窗边的小豆豆》)时,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那个学校收罗在外界看来各种各样类型的“特困户”,却能让他们成为非常骄傲自信的人。我建议你特别读一读那个小学开运动会的那场。他们开设的运动会几乎为每一种“困难”类型的学生提供获得冠军的机会。比如为一个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孩子设计了钻与爬的项目,正常的孩子反而爬不过那个跛腿的孩子,所以他就能获得冠军!你试着想想,如果运动会只设计短跑项目,那个孩子将永远无法获得对自己身体的自信。这是何等高明又如何充满爱意和深意的做法!
我的第一个偏方是:真心地把你的孩子看成非常正常的孩子,坦然接受那些所谓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不正常”。
单说记忆能力。大家开玩笑说我是个电子书库,虽然夸张,但我还是有那么一点沾沾自喜呀。不过和我一起生活的人,很少这么抬举我的记忆。因为我常常犯很可笑的记忆错误。比如第一次与人交谈,我会记住这个人说话的意思,甚至话背后的意思,但我往往记不住他具体说了什么,而且最要命的是,我往往一转身就忘记他的名字和职务。有一次在学校大会上我主持介绍到会的嘉宾,介绍到第三个人的时候我就傻眼了,我发现自己忘记了这些非常熟悉的同事的职务,比如教务主任啊,学生会主任之类的,还好,我记得绝大多数人的姓,只好说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你想这有多尴尬。我夫人对我的记忆力更是咬牙切齿。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的一个轶事。有人传说他考大学的时候数学是零分,这是讹传,其实他考了15分。如果一个人考大学只有15分,你说他困难不困难?仅此一点,钱老先生比我可差太远了!可是后来我读到一篇介绍他女儿圆圆的文章时,又更多了一分理解和佩服。他女儿介绍,父亲曾经告诉她学习应该有的思路,其中一个就是学会遗忘,忘掉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这其实是专注的另一面。
特别健忘的人,往往同时也是特别专注的人。
我的第二个偏方是:把记忆能力同时也看成一种遗忘能力,如果教不会孩子记忆,至少可以教会他遗忘。
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东西需要记忆的,那就想些有趣的方法去记。有一本书叫《这样学习最有效》,听起来挺玄的,它其实是一种介绍特种记忆法的书,这种记忆法是通过无比夸张的形象想象把两种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不太赞同那种记忆法的功利目的,但它确实能解决一些特殊的记忆问题。
比如我原来总是记不住原来家里的电话号码,所以当时用一种很奇怪的方法去记,十几年过去了,我却能牢牢记住。那个号码是711499-364,我的记忆方法是“拐幺幺是舅舅--三楼死”。虽说听起来很“恶毒”,但居然记住了!还有一个十几年前隔壁班同学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其他人我忘了大半),因为他的名字叫徐永固,按广州话发音是“除(脱)泳裤”。
那些不幸被我记住名字的朋友,千万不要问我为什么能记住!哈哈!
我的第三个偏方是:教孩子对特别需要记住的事情用特别的方法来记,重要的是记的时候要特别快乐(当然也可以特别悲伤,不提倡)。
还有第四个偏方:做孩子特别信赖的朋友,然后告诉他“你能行,肯定行!”帮助他快乐。
快乐是学习之本。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我感到,在学习的问题上,你的孩子并不快乐。“妈妈认为我是个阅读困难生,给我买了许多书,可我就是读不进去。妈妈还花钱买了一堆东西,什么录音机呀,磁带呀,还是没什么用。妈妈整天为我的学习发愁,逢人也不说我的好话,我有那么多优点也不提,一上论坛就跟别人提我的短处,哪怕就提那么一点我特别厉害的地方也好啊。我很笨,一看作文就发愁,看完书也不能回答问题。读作文从来没我的份儿,我想我真的很笨。反正我的记性不好,据说是天生的,再努力也没用……”
我无法想像,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是快乐的。
我想起自己从乡下的学校转到大城市学校第一年的事情。那时我很不适应,许多东西都没学过,书面语言尤其差,作文憋不出来,排句很少对过。老师请爸爸去,爸爸听完只是说:“哦,是这样。这孩子以前没学过呀,老师多费心吧。”仅此而已。晚上回去我们还下棋,在我6岁时,他就不是我的对手,经常急得脸红要跟人吵架,所以我时不时要偷偷让让他。后来写作文,我甚至会交白卷,为了避免交白卷,爸爸和妈妈甚至会偷偷帮我写上几段。我非常幸运,从来没有人因为学习的事情批评过我,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很宽容。在我的整个上学记忆里,那段时间我的成绩最差,反而是最快乐的。
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一个孩子一时写不出文章,答不上问题,又能怎么样呢?
特别是在阅读的问题上。大人总是想问孩子:“你读懂了吗?”“这个故事讲什么?”“你知道什么什么吗?”等等等等。我们有没有关注孩子的阅读感受呢:“你开心吗?”“好玩吗?”“读得愉快吗?”
如果开心,好吧,那就够了。问问孩子,还想更开心吗?如果不开心,哦,不好办,咱们来找件开心的事做做,找本开心的书读读吧!
第五个偏方:找能让孩子开心的书,读给孩子听,让他学会享受阅读。
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大人,取决于大人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孩子。生活本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尤其应该是最快乐的。快乐的人,会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不会不热爱学习。
我常想,教育是教孩子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教孩子学会热爱。
救助各位,我儿子就是下面的小花。。。
小花朵,大文章"中的,阅读困难生,我买了许多的书,也想了很多办法,鼓励说了,批评说了,买录音机,磁带。CD盘。可是一直都见效不大,他仍然没有多大的兴趣,即使阅读也很被动。我是愁啊。
但是也静下来想原因。我在这方面一直重视的不够,也许孩子天生就优势不在这里,他一直记忆力不好,而且我觉得还健忘,以前还一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很长时间,那一次说话他突然叫不出人家的名字了,他总是还忘记在学校里吃的什么饭。我真是无可奈何。但话有说回来,我本身就是记忆力很不好的人,到现在我都不能流利的复述,记忆力也差,也健忘,但是我的缺点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再存在,但是我的语文程度是不差的。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很欣赏我,我的作文每堂课都会被老师当最好的典范来朗读的。那两年我几乎是痴迷的,没时每刻都在想着作文,灵感时时突发,非常小的一件事情,都会写得淋漓尽致。我的那个语文老师我想我是一生不会忘记的。一直都会感激他带给我的。所以老师的欣赏对于学生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幸运。到现在面对孩子,我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章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 |